文字紀錄:Tracy Wu

前言:
  2020是張愛玲的百年誕辰紀念,她的經典作品改版後重新推出,12月的南風讀書會,我們也選擇閱讀張愛玲的遺作《小團圓》,來向這位近代重要的作家致敬。
 
20201204 《小團圓》_201222.jpg


●初讀未懂‧再讀感動
   這本書跟記憶中張愛玲的作品不太一樣,文字比較直白樸實,初讀時看不太懂,因為出場人物很多,有點混亂模糊,現實與回憶交疊錯雜,造成閱讀上的困擾,跟張愛玲不熟的,只好跳著看了。
   不過,只要簡單列出人物關係,脈絡就清楚多了。我們把張愛玲的家族系譜列在黑板上,從她的外曾祖父李鴻章開始,到她的母親,都是出身名門望族,家世顯赫,無怪乎她能寫出一個大家族的恩怨糾葛、繁盛衰敗的滄桑。
   《小團圓》的文字也許沒有以往作品的空靈剔透,但是很真,坦白地寫出家族的醜聞、母女的怨隙、男女的愛慾,真實大膽的剖析了自己。透過書寫,發現幻滅後的人生真相,然後和自己和解,這也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就是這樣的勇敢明白,才成就了今天我們所知的張愛玲。
 
20201204 《小團圓》_201222_0.jpg


●愛是從塵埃裡開出來的花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這是張愛玲對胡蘭成愛的告白,孤傲的她卻愛得很卑微,父母離異、繼母虐待、冷漠的母親,疏離的親情,使她極度渴求愛的溫暖,小說中的九莉為邵之雍全然傾倒,現實生活裡的張愛玲也為胡蘭成意亂情迷。


   「這個人是真愛我的。」九莉和之雍在一起後, 「覺得過了童年就沒有這樣平安過。時間變得悠長,無窮無盡,是個金色的沙漠,浩浩蕩蕩一無所有。只有嘹亮的音樂,過去未來重門洞開,永生大概只能是這樣。」談過戀愛的人都知道,在熱戀時覺得這個世界只有我們,一切都這麼美好,像永生一般。


   愛到極處,情人的一絲一縷都是珍寶,所以「之雍走後,九莉把一碟子之雍吸過的菸蒂都揀了起來,裝在一隻舊信封里。」女子墜入愛河的癡傻,不就是這樣嗎?


   邵之雍是有婦之夫,後來又愛上護士小康,帶著情婦辛巧玉來見九莉,流亡途中與多個女子發生關係,但割捨不下任何一個。對此,邵之雍說過一句為自己辯護的話,他說:「好的牙齒為什麼要拔掉?要選擇就是不好⋯⋯」說白了,就是個想擁有三妻四妾的渣男,所以這段感情注定是要絕望的了!


   「她像棵樹,往之雍窗前長著,在樓窗的燈光里也影影綽綽的開著小花,但只能在窗外窺視。」窗前的影影綽綽是吸引花的光,但九莉似乎無法真正走進之雍的心裡面,之雍就是這樣一個人,活在當下,想愛就愛,他可以同時愛很多人,而「他是這麼一個人,有什麼辦法?如果真愛一個人,能砍掉他一個枝丫?」這些愛情中的迷惘、不安與無奈,寫得既具體又鮮明。


   在另一段的感情裡,她寫道:「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寧願天天下雨,以為你是因為下雨不來。」我寧願誤以為你是因下雨才不來,我寧可為你不來找理由,也不願面對你對我的不愛。這些細緻動人的描述,道盡了感情千迴百轉的心思。


   張愛玲說:「這是一個熱情故事,我想表達出愛情的萬轉千迴,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在。」有點什麼東西呢?也許是對自己愛過,和愛過自己的人,一點溫暖的回憶吧!
  很多人是用期待看愛情故事的心情來看《小團圓》這本書的,我們也是,所以討論起愛情故事來特別熱烈,特別有感觸。
 
20201204 《小團圓》_201222_2.jpg


●衣香鬢影.飲食男女
   我們沒有經歷張愛玲的年代,有些東西無法體會,這就叫「時代感的匱乏」,但即使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書中的女性也是很先進前衛的,離婚、出國、同性戀、男女關係複雜⋯⋯,還有書中繁複地敘述一個人的長相衣著,一方面是她觀察入微,一方面藉由衣著、飲食這些生活細節,來烘托人物幽微的心理。


    談到衣著,大家都很有興趣。書中的九莉穿著很標新立異,喜歡穿得跟別人不一樣,也許是在後母的苛待下,沒有好衣服可穿,長期被壓抑後,成為衣服狂。


   「食色,性也。」對於吃,張愛玲說:「好吃是一種最基本的生活藝術。」書中對性的描述也很大膽露骨,大家對當時的「性開放」程度感到匪夷所思,戰後之雍躲藏到日本人家,與那家的家庭主婦也發生關係了,有一段寫道:「本來知道日本女人風流,不比中國家庭主婦,而且日本人現在末日感得厲害,他當然處境比他們還更危險。」都要世界末日了,還管那麼多,想愛就愛,感覺比現在還開放,與戰亂的時代背景有很大的關係。


   這本書乍看之下的瑣碎雜亂,對生活瑣事絮絮叨叨,其實都在互相對照、烘托,書裡有一句話:「比比也說身邊的事比世界大事要緊,因為畫圖遠近大小的比例。窗台上的瓶花比窗外的群眾場面大。」這很有畫面,我們一直在關注身邊的小事,是因為距離的關係,你看不了那麼遠,就只能在個人的恩怨情仇上打轉。


   在文學、音樂、美術各方面,張愛玲從小就表現出極大的天份,對色彩、感官、人情事物,都有敏銳的感受,能把衣著飲食、行住坐臥這些生活細節,寫的詳實精妙,這是文學的表現功力。
 
20201204 《小團圓》_201222_3.jpg


●只剩夢中小團圓
   書名為什麼叫做小團圓?我們對這個問題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每個人有不同的解讀:對比中國古代戲碼常見的「才子佳人的『大團圓』」,這種二美三美大團圓的橋段,是她無法接受的結局,可能她內心更期待的是「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的小團圓。
   乍看書名以為是快樂的,可是書中充斥的冷漠、自私、算計……都是不圓滿的,「小團圓」就是個反諷,書末「之雍出現了,微笑著把她往木屋裏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澀起來,兩人的手臂拉成一條直線,就在這時候醒了。二十年前的影片,十年前的人。她醒來快樂了很久很久。」但這是個夢,團圓只能在夢中。
   「什麼感受都會變,只有愛的感受不會變。」在她整個人生的過程中,每一次愛的感受都是深刻的,在那個當下,只要有深刻的愛過一個人,或是感受到被愛,就都是一場一場「小團圓」。
  而現實中始終未能「團圓」的蒼涼,在她把曾經進出、駐足停留在她生命中的一百多個人,全都寫進書裡後,張愛玲透過這本書,跟她的人生團圓了。
 

後記~點一首歌給張愛玲
   討論來到尾聲,對這本書不管是感歎唏噓也好,蒼涼傷感也罷,也許都有一首歌來對應你的心情,如果要送一首歌給張愛玲,你想點的歌是什麼?有人點「我最愛的人傷我最深」,讀到九莉收集菸蒂時要點「味道」,當然也要有「原來你也在這裡」,最後,我們找出王菀之唱的這首「小團圓」,在淒迷的歌聲中散場……
 

1608604797410.jpg
《小團圓》   作詞:王菀之   作曲:黃偉文
翻開 你的 小說
快樂是 消失於哪篇
聰明 何處 才累積到
使你學會 望闊點
鏡破了 看著那閃亮 而不是碎片
誰的書 寫到盡處 居然會如願
自傳中 千轉萬轉 竟如初所算
在最壞時候 懂得吃 捨得穿 不會亂
其實你 又怕苦 又怕酸 難免
做個壞一點的打算 缺陷才像圓
人生方好演
一起約好過年
缺席人物 多於往年
只能齊集 仍在的臉
趕快地拍下照片
你要記 記住這歡聚 而不是太短
誰的書 寫到盡處 居然會如願
自傳中 千轉萬轉 竟如初所算
在最壞時候 懂得吃 捨得穿 不會亂
其實你 又怕苦 又怕酸 難免…

arrow
arrow

    三夏好食書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