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5@三夏好食書坊 紀錄:Tracy Wu 老師

1618104893058.jpg

前言:
   新一季的南風讀書會,我們從「旅遊文學」出發。
   古人說:「文章是案頭之山水」,翻開書,我們就能翻越千山萬水;又說:「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走出去,我們就能攬讀風土民情,而旅遊文學就是這兩者的結合。期待很快的我們可以不再被疫情所困,能更自由的生活、閱讀與旅行,跟著南風走讀《金色聚落》。

 

●繁華落盡見真淳
   金瓜石,一個因金礦繁盛一時,而今隨著礦業的沒落而沉寂,小小山城回歸冷清,有人說它是台灣的普羅旺斯,適合「慢活」的地方。後來隨著電影、電視及廣告的取景,又逐漸成為觀光景點,不過相比於鄰近的九份,金瓜石仍保有恬靜舒緩的節奏,這本書也跟這座小城一樣,有一種安靜溫潤的韻味,適合「慢讀、慢思、慢想」,可能為配合「緩慢」的節奏,放慢了閱讀速度,以致後來有幾位沒讀完(哈哈),但並不影響今天的討論,因為大家幾乎都去過金瓜石,而且不只一次,成員中更有一位土生土長的在地人,所以討論中不管是對照書中的描述、暢談旅遊的見聞或介紹在金瓜石的成長經驗,都讓大家更具體有感,引發共鳴。

 

●這不是一本旅遊書
   「旅遊文學」是一個籠統的範圍,也並沒有一定的寫法,但這本書跟我們原先的預期還是有落差,因為作者不是在介紹金瓜石的旅遊景點,也不特別強調那裡好玩、好吃、好拍,書中偏重的是過去的金瓜石:追溯親情往事,紀錄人事地景,鋪寫故鄉風土傳奇,用文青的筆寫心中的鄉愁。
   她眷戀金瓜石的自然風光:連綿的群山、舒捲的雲朵,以及寧靜的海水,加上常下雨,「風、雨、霧、山、海」,就是當地的特色了。她爬梳金瓜石的歷史和人文特色:淘金軼事、採礦奇聞、建築遺址、石牆毛氈屋,形成金瓜石特有的歷史文化景觀。她懷著孺慕之情寫父母親人,鄰舍好友、鄉民仕紳,是另類的家族鄉土誌。她關心家鄉的未來發展,書中一再提及土地所有權、修復斜坡索道、汙染與環保等議題,期許在發展經濟、推動觀光與維持歲月靜美之間,取得平衡。
   不管是寫土地、鄉里抑或家人,作者都帶著深情和眷戀,令人動容,不過對於想要去金瓜石旅遊的觀光客,這本書的作用就不大了。

20210305金色聚落_210411.jpg
 
●追光的孩子
   作為礦山女兒,作者筆下處處流露出對家鄉的疼惜與戀慕,她說:「鄉愁會隨著時間由淡轉濃。」隨著鄉愁愈來愈濃,最終會想回到那個你成長的地方。
   作者寫那些童年往事,寫礦區居民的艱困生活,我們深有同感,因為我們共同經歷了物質匱乏的年代,雖然生長的地方不同,但我們的父祖輩,不管從事挖礦、漁獵、務農……,都是辛苦的,這是一個無可奈何的時代背景。礦工為了求得溫飽,即使知道可能會有災變、會得矽肺病也得入坑,當然無可避免地也會有「人性的貪婪」一面,例如「九婿」的存在、屘叔的遭遇,為了黃金,很多人甚至付出生命了的代價。而文中提到的童年遊戲跳房子、穿插的閩南語對白、俗諺,也都是我們熟悉而感到特別親切的地方。
   作者不是只憑記憶的殘卷來書寫,而是一次又一次親臨家鄉、拜訪耆老故舊、訪談親友,做實際的田野調查,用心聆聽、錄音、筆記,再佐以史實文獻而來。故鄉的流金歲月就是她尋根的光源,而透過她的深情書寫,讓金瓜石於是有了光。

20210305金色聚落_210411_1.jpg

●我所知道的金瓜石 (本章節由在地人第一人稱口述)
   我很幸運生長在這個地方。
   我老家在長仁社區,小時候,一打開家門,映入眼簾的就是太平洋,看到的就是陰陽海,右手邊是個小山丘,上面有個涼亭,左手邊就是13層遺址。13層遺址邊的無極索道,晚上台車停駛後,軌道就是民眾的便道,我們最常走去中山堂看電影,當時流行瓊瑤的電影,中山堂會定期印製電影簡介,遇到我們想看的電影,左鄰右舍就會約好一起走去看電影,在物質不豐的年代,能看電影是極幸福的事。
   我就讀瓜山國小,上學的路,要先走過2個礦區隧道,再搭無極索道的台車,下車後經過戰俘營(督鼻仔嶺),才到學校。5~6年級是我最快樂的時光,因為姊姊畢業了,剩我一個人上下學,放學後通常沒有馬上回家,而是跟同學去逛祈堂老街,祈堂老街號稱金瓜石的銀座,有很多商店,記得有家「錦同商號」,裡面有賣書、文具、零食,是我們最常去逛的店。逛完再沿著的長長階梯上到祈堂廟,去看廟前水池裡養的大烏龜,然後再到天車間搭台車回家。台車不用錢,大約每15分鐘一班,主要載運礦石,也是當地居民的公共運輸工具。
   祈堂老街附近帶有漂亮庭院的大房子裡,住的大多是台金高階人員,有個同學家就在那裡,她家有一台製冰機,像我們在外國電影裡看到的那種,一按,冰塊就嘩啦啦掉出來,夏天時我們最愛到她家,有玩又有冰吃。
   我童年的許多回憶都在金瓜石,現在想起來真是非常豐富有趣。等到大學畢業後,回時雨中學教書,又待了3年,那時是金九最沒落的時候,我剛好見證了金瓜石從繁華到衰落的過程。現在九份很熱鬧,金瓜石仍還幽靜,每年我都會回金瓜石走一走,重溫童年回憶,我和作者的成長背景一樣,透過這本書,我又跟我的小時候重逢了。
   書中關於金礦的歷史、採礦的傳說、各種奇聞軼事,這些故事我小時候也有聽過,甚至認識一些作者提及的人物。你如果以旅人的角度看金瓜石,可能只是看哪裡好看,哪裡好玩,哪裡好拍,而對我們這些曾經在那裏生活過的人,會覺得每一景、每一物、每個角落,都有我們曾走過的痕跡,都令人感動。

20210305金色聚落_210411_2.jpg

●驚艷水金九
  「驚艷水金九」是基隆客運車廂的觀光廣告,水金九,就是水湳洞、金瓜石和九份。 金瓜石和九份許多人都傻傻分不清,其實九份和水湳洞是金瓜石的左鄰右舍,來一趟,你可以一次認識這三個地方。
   自從電影「悲情城市」和「戀戀風情」開始,水金九成了熱門的觀光景點,尤其是九份,有段時期,九份是各校畢旅的人氣行程。討論到玩,大家就愈罷不能了:有人分享大學時期曾住過九份的民宿,在據高點的露台看夜景,華燈初上,一盞一盞的紅燈籠亮起來,真像「神隱少女」中湯屋的華美場景。有人對「太子賓館」特別有興趣,相傳裡面全是木造而成,連卡榫也是,完全沒用到鐵釘。有人的親友畫作曾在黃金博物館展出過,想來去參觀一番。有人想看書中寫的私房景點「摸乳巷」,引發大家對各地摸乳巷的討論比較。還有祈堂老街的彩虹階梯、書中一再出現的大肚美人山、13層遺址、陰陽海、茶壺山、不厭亭、寂寞公路⋯⋯,想必都是令人驚艷的景點。

20210305金色聚落_210411_3.jpg

後記:既然有一個在地的人可以做嚮導,我們在讀書會後馬上敲定日期,安排交通食宿,決定實際造訪一趟「水金九」,來一場身心靈的驚艷之旅,這場動態的讀書會活動,就做為「旅遊文學」的壓軸囉,敬請期待!

arrow
arrow

    三夏好食書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