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1@三夏好食書坊 紀錄:吳翠玲 老師
三夏的街燈在微涼的黃昏中亮起,格外溫馨,今晚的讀書會來了兩位新成員,我們以書會友,其樂融融。
🌑「黃魚聽雷」的美麗與幻滅
我們對張曼娟的印象,停留在「海水正藍」裡,乍一看「黃魚聽雷」這個書名,超有梗,非常引人入勝。但期待值過高,竟然找不回那種感動,感覺有點悲傷。不同的年紀,在不一樣的地方,對作者的感覺不同;對作者不同年紀寫的書,感覺也不一樣了,這也剛好呼應了序中所說:「對於某一食材的好惡,可能因為身體年輪的改變漸漸有了新的感悟。」所以不管是作家或一般人,隨著年紀增長,我們的人生歷練也是在一層一層累積上去,經歷過千山萬水之後,我們的心變得很難被觸動。
🌑生活是養分
不過我們還是很佩服作家,能將簡單的家常食物,寫出許多不同的感受,重現那個年代的氛圍和人情。蛋、蔥、海帶、茄子、西瓜⋯⋯,都是家常的食物,但食物不只是食物,如果你深入挖掘,就會發現背後隱藏的「洋蔥」,陪母親返鄉,親戚熱情獻上的水包蛋,對說出「糖沙栗子」的男孩,終究無法愛戀上的哀傷;膨脹的蝦餅,是成長的儀式;父親手擀的餃子皮、賈媽媽的冬瓜盅、與朋友共嚐的青春牛排⋯⋯,一飲一啄,都是生活的面貌,背後是家人、朋友、鄰里交織而成的情感與故事。
🌑一期一會
我們對食物的回憶,往往不是因它本身好不好吃,而是跟某個人、某個時候、某種情境產生聯結,因為這個美好的聯結而對食物產生特別美好的印象,這不就是「一期一會」嘛!人事時地物,都在那一瞬間永恆了,所以作者說:「所有的美味和遇合,都將消逝。」但是我們不用去想太多,就好好享受當下吧!
書中的食材都是家常可見的,不是什麼珍稀難尋的食材,這有點像我們的生活,當每個人手上拿的都是平凡的東西,當大家的立基點都一樣平凡的時候,如何打出一手好牌,如何用平常的食物創造不一樣的對話和美味,就是每個人的人生功課了。
🌑缺席成員傳來的心得分享
(真是太認真了,精神可嘉😍)
因書中「蕉裡的快樂」這ㄧ篇,想起跟香蕉有關的二三事:
(1)大學韓國僑生說:小時候只有在生病,爸爸才會買香蕉給他吃,而且香蕉還用切的,相當珍貴,羨煞其他兄弟姊妹,恨不得也生病有香蕉吃。這段話對生在盛產香蕉的台灣,視它無感的我而言,印象特別深刻!當年,香蕉之於韓國就像蘋果之於台灣,韓國僑生同學說:只要收到一串蕉,是相當珍貴的大禮!
(2)香蕉鐵板燒
曾聽過鐵板燒師傅ㄧ邊料理香蕉鐵板燒,ㄧ邊說小故事:李登輝任職農復會時,為了推銷盛產香蕉,想出idea:將它與鐵板燒結合,創造高價經濟!
(3)女兒說:曾在荷蘭吃過,倒酒在香蕉上,再點火柴炙燒,香蕉吃起來有酒香!
🌑明天不散步了
這句話很美,出現在我們討論中的一個經驗分享:偶然機緣下,帶小朋友們去散步,散步不僅僅只是散步,還要帶孩子們「聽風」「聽鳥」,聽聽看「河流有聲音嗎?」「風吹過臉頰是什麼感覺?」「天空有顏色嗎?」「雲是什麼形狀?」⋯⋯,凡事多體察、多用性靈,與自然融合,散步後有人朗誦「明天不散步了」這篇短文,做為呼應。整個過程中有體驗、有觸發、有情思,這是多麼美好的學習經驗!
在讀書會中這些經驗的分享,由書中而來,又不侷限於書,是閱讀的延伸,也更豐富了閱讀。
所以讀書會的功能就是「交叉」,在開放的談話中,每個人的想法經過交叉碰撞,會產生許多的火花,我們從中淬取菁華,讓人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練功,內化成自己的知識與智慧。
如若「明天不散步了」,那就來讀書吧!
後記:
這季的「自然與飲食」的讀書會,圓滿結束。下一季讀書會的主題:秋日讀小說
11月份:《親愛的人生》(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莉絲•孟若)
12月份:《小團圓》(張愛玲百年冥誕紀念版)
01月份:自選一本自己喜歡的小說
歡迎大家一起來讀書!
留言列表